步数背后的秘密:加速度

路,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。即使看似匀速的闲庭信步,对于我们携带的设备来说(如手机、运动手环),每一步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“加速度”变化。

一般来说, 抬腿迈出一步的时候,加速度是最大的。如果把它放到一个坐标轴上,加速度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个cos波形。

x轴表示时间,y轴表示加速度(网络配图)

两个波峰之间,可以被认为是一步。 如果连续出现了8个(不同硬件厂商有不同标准)波峰,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个人在运动状态,设备就开始把这些前面的波动以及后面的波动算成步数。这就是最基本的计步原理了。

手机计步的原理

手机计步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,主要靠智能手机中的3样东西——陀螺仪、重力感应器和计步智能模块。

陀螺仪:当我们步行时,手机会随着我们运动来回摆动,进而形成一定的空间移动以及震动。陀螺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判断手机的移动以及振动,将震动和移动的次数记录下来,传给智能计步模块。

重力感应器:如果说陀螺仪是在平地移动时的步数记录器,那么重力感应器就可以精确记录在非平地移动的步数。当我们在走楼梯、蹦跳、跑步时,重力感应器测量由重力引起的加速度,从而判断我们是不是在运动。

智能计步模块:是最重要的一环,通过对陀螺仪和重力感应器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,得出一段时期内我们走过的步数。

因此,平时只要是能引起设备加速度变化的动作,都会被设备记录下来当做有效步数,即使是 抖腿、原地踏步等并不属于走路的动作,也会被记录。

说了这么多计步原理

敲黑板,划重点:

步数不等于运动强度

千万不要因为 盲目“刷步数”

而日行万步导致腿脚受伤哦

本文来源:大众科普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