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来源:中新网
而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(IAEA)总干事格罗西在18日通报称,伊朗拥有的409公斤高浓缩铀目前已下落不明!
信息来源:澎湃新闻
结合相关情况来看,伊朗的潜台词就是:我手里有货,不信你试试。
这不是虚张声势,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中得知,伊朗既然有能力造十几枚核弹的高浓缩铀,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?如今突然消失,就如同你邻居家藏了个定时炸弹,谁也不知道倒计时还剩几秒。
与此同时,全球的核武开支第一次捅破了千亿美元大关。
6月17日,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(ICAN)发布报告,2024年全球核武开支较去年大幅增长了11%,首次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,达到了1002亿美元。其中,美国核武支出最大,达到568亿美元,占到全球一半以上,“超过其他所有拥核国家的支出总和”。
6月17日,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(ICAN)发布报告,2024年全球核武开支较去年大幅增长了11%,首次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,达到了1002亿美元。其中,美国核武支出最大,达到568亿美元,占到全球一半以上,“超过其他所有拥核国家的支出总和”。
信息来源:新华网
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哪里还有和平的影子?分明是所有人都在悄悄地擦亮武器,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。
除了这股暗流,地球的各个角落也不安宁。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,仿佛让人看到了当年萨拉热窝的枪声。
再看东欧,俄乌冲突这场持续几年的战事,早已说明调解和谈判根本解决不了本质问题。因为北约的步步紧逼在俄罗斯看来,就是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。
而在我们身边,台海局势的神经始终紧绷着。美国隔三差五就打出“台湾牌”,卖武器、派官员,明摆着想把台湾当成一颗棋子,来绊住中国发展的脚步。
我们为了守住底线,不得不加强演练,结果反被指责“破坏稳定”。这套“贼喊捉贼”的剧本,看得人又气又笑,也让这片海域的上空,始终乌云密布。
历史终将重演?
回看前两次世界大战,会发现爆发战争的原因虽复杂,但根本却出奇地一致。
首当其冲的,是“权力结构”不符合当时的国家利益。一战二战,说白了都是老牌霸主和新兴强国之间的生死较量。当年的“日不落帝国”容不下德国的崛起,于是世界打了两场大仗。
今天,美国坐稳了头把交椅,却发现中国在制造业和高科技上追得太快。那套刻在他们骨子里的“国强必霸”逻辑又开始作祟,总觉得别人变强,就是要抢自己的饭碗。
即便我们反复声明无意争霸,但在美国眼里,你的存在本身,就是一种威胁。这种根深蒂固的猜忌,才是无数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。
其次是“联盟过敏症”。人类似乎总喜欢抱团,拉小圈子。一战的同盟国与协约国,冷战的美苏两大阵营,再到今天的北约与上合,美日澳“印太同盟”与我们的对峙。
世界被这些无形的墙,切割成了一个个阵营。圈子里的一个小摩擦,很容易就升级为整个体系的对抗。这种“过敏反应”,让本可以局部处理的小病,硬生生拖成了系统性的危机。
过去,殖民地分赃不均和经济大萧条点燃了战火。今天,我们靠着“全产业链”和“稀土王牌”,成了全球供应链上绕不开的一环。
为了让制造业“回流”,美国不惜掀起关税战,想强行“脱钩断链”。这种全球化的不均衡,必然会导致内部失调,摩擦不断。
如何避免“三战”
想要避免又或是推迟三战的发生,目前能做的只有三个方向:对话沟通、利益绑定和重建规则。
首先,大国之间哪怕桌子都快拍烂了,也不能彻底关上沟通的大门。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谁也无法把谁从这颗星球上抹去,只有对话才能消除误判。
而所谓的“利益绑定”,就是把大家的饭碗都放在一张桌上。战争对全球经济是毁灭性的打击,没有人能幸免。
我们的“一带一路”,逻辑就是大家一起修路、一起做生意,让所有人都从合作中赚钱。当大家的利益深度捆绑,只有战争的代价高到无法承受,才不会有谁愿意发动战争。
最后,就是建立一个大家都相对认可的秩序。即使不完美,但至少提供了一个框架。如果所有人都只信奉“拳头就是真理”,那这个世界离彻底失序也就不远了。
当然,如果以上都无法做到,那我们将见证一场“新王登基”,只是那个新王具体是谁可就不好说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